新闻中心
商务部解读2016中国冷链物流运行现状
2016-10-19浏览次数:6275
冷链物流不断发展壮大
冷链物流需求空间广阔。2015年我国蔬菜产量7.9亿吨,水果产量2.7亿吨,肉类总产量8625万吨,禽蛋产量2999万吨,牛奶产量3755万吨,水产品产量6690万吨,2016年1-5月中国乳制品产量为1136.2万吨,同比增长3%,其中液态乳1024万吨,同比增长3.9%,冷冻饮品130.9万吨,同比略有下降,总体来看,农副食品和食品制造业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。
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增长。2015年,全国新增390万吨全国冷库,冷库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,折合9275万立方米,同比增长12.6%,其中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占到全国40%,西北地区冷库分布广泛,河南、陕西、陕西、江西、宁夏、贵州、青海中西部省份冷库容量增势迅猛;2015年,全国冷藏车和和保温车保有量达到9.34万辆,同比增长23.1%。冷链企业规模快速增长。2015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链业务收入达到173.9亿元,同比增长17.3%。
铁路冷链物流实现新突破。铁路总公司加快推进铁路冷链全程物流服务,今年1月份首次开行专用冷藏集装箱班列,由烟台站始发,运行2798公里,89个小时,途径山东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6省,最后抵达南宁南站。2月份开行广西北部湾至北京的海鲜专列,首次通过铁路冷链物流将东盟海鲜运往内地。随着广西铁路冷链物流的发展,需求量迅速增长,铁路冷链运输已经从不定期开行向常态化定期转变,5月底实现三天一列,6月份为一天一列。
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
1.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
我国冷链行业集中度不高,中小规模企业散、小特点仍然明显。冷链物流分布不均,华东、华北地区相对发达,其中又以上海、北京上榜企业多;冷链企业服务单一,运输型企业主流,综合型企业少,供应链型更少;形成网络的冷链物流企业少,跨区域服务的企业少;冷链行业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,管理水平落后;冷链物流企业融入互联网不够深入。
2.冷链物流基础仍是短板
2015年中国国内冷库容量3710万吨,折合9275万立方米,但与欧洲冷链发达国家相相比,我国人均冷库面积分别只有荷兰的6.7%,德国的40%,法国的50%。与此同时,冷链物流专业基础设施不足,供需有效衔接不够,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,冷冻库多保鲜库少,城市冷库多、农村冷库少,经营性冷库多、加工类冷库少,土建式冷库多、装配式冷库少。
3.铁路冷链物流亟待发展
一是提高铁路冷链物流供给能力。铁路企业货运组织改革以来,各地区采取前店后厂模式,加大货运营销力度,加强运输组织,包括冷链在内的小批件货物品类装车大幅增长,但也要看到,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改善,冷链物流服务供给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
二是综合运输实效性低。与公路相比,铁路货物送达速度低、运输周期长、只能实现站到站,客户对公铁转运的服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当前铁路运输不适应易腐货物的快运要求,无法满足当今货主抢时间争市场的经营需求。
三是市场环境不健全,表现在物流主体责任不明确、承运和索赔手续复杂。
(本文来源:商务部流通发展司,冷链马甲整理发布)
核心词:冷链车的智能温控设备 O2O B2B 温控器 冷链测温记录表 冷链测温记录仪 医药配送冷藏车温控设备 疫苗运输冷链温控 医药GSP 温度打印 冷链温控 冷藏车空调温度远程调节 温湿度打印 食品冷链运输 药品冷藏运输 水产冷链运输 蓝牙温度 无线测温 WIFI温度
联系我们
- 电话:(86-21)51876373
- 传真:
- 邮箱:GPS@SHGPS.COM